近日,據中國新聞周刊消息,在被問及如何給不熟識的學生和家長推薦專業時,張雪峰表示,無論是什么人,我首先都會了解最基本的需求,生存需要。我最經常問家長的一個問題是:“你希望孩子將來能有怎樣的薪金待遇?”,我發現大部分家長對于這個問題非常模糊。
很多人在回答我的時候都會說,“張老師我不希望孩子未來大富大貴,畢業能養活自己就行,別回來啃老就行。”
那么,能養活自己包括不包括在異地購房?如果包括在異地購房,異地是哪里?是北上廣,還是成都長沙重慶?這都會對應到底去報考怎樣的專業,從而獲得多高的收入。
沒有就業需要或者沒有就業壓力的學生,不需要找我咨詢填報志愿,再說簡單了,家里不差錢的不需要考慮志愿。因為沒有生存和就業的壓力,就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來,哪怕是興趣愛好不靠譜,也有試錯的成本。所以我更多是面向有著較大就業需求和生存壓力的考生提供咨詢的。
當了解到考生的基本需求和情況后,我才會詢問孩子的學科優勢,哪個學科學得好,要揚長避短,物理學得好去報含物理的工科;數學學得好去報數學、統計、計算機;化學學得好,去看看藥學有沒有機會。
啥啥學得都不行,那就需要報考一個不需要考研,本科畢業就可以就業的專業,說白了我要讓家長和孩子明白,自己的每一個選擇面對著什么。
盲目去做選擇,大概率是錯的,有了解后去做選擇,即便是選錯了,也能欣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