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個月前,莫言作客俞敏洪直播間,當俞敏洪問道:“余華如果得諾獎,但你沒得,你會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莫言回答:我和余華對待我的感受一樣。
莫言和余華,這對文壇老友的作品和故事,總是同樣為人津津樂道。
今天,我們的旅程——《收獲》創刊六十五周年慶典暨《收獲》系列新書發布活動現場,莫言和余華,又坐下來聊了聊。
莫言嘗試用CHATGPT給余華寫頒獎詞
典禮現場,余華憑借《文城》獲得收獲文學榜2021年長篇小說榜榜首。
作為老友,莫言在頒獎時故意賣了個關子:“這次獲獎的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當然了,他也是我的好朋友,他不一般,所以我也不一般。前兩天我想我給他頒獎,按照慣例得寫一段贊語,我寫了好幾天也沒寫出來。我就找了一個博士生,我說你找CHATGPT給我寫一個,輸入關鍵詞‘活著’‘拔牙’‘文城’,瞬間生成了一篇莎士比亞風格的一千多字的贊語。”
看莫言攝影作品最好的方式:買余華的散文
余華透露,他的作品封面用了莫言一張攝影作品,獲得了1000元稿費,我問莫言,要不要?
莫言回答:“當然要,有了這1000元,我就是攝影家了!”
當主持人問道,我們什么時候能見到莫言的攝影作品集?
莫言回答:“買余華的散文。”
莫言戲稱:余華從來沒對我構成威脅
1985年,莫言的中篇小說《球狀閃電》刊登在《收獲》雜志上。余華說:“我就是在《收獲》上看了莫言的《球狀閃電》后心里暗暗發誓,我也要上《收獲》!”
主持人用莫言的作品《三十年前的一次長跑比賽》形容莫言和余華之間的文學歷程,并說,直到今天這兩位文壇老友還在比賽過程當中。
莫言卻幽默地說:“余華根本不是我的對手,從來沒有對我形成威脅。在魯迅文學院有一段時間,他老在我旁邊寫東西,筆摩擦紙張的聲音太大聲了,影響到了我的寫作。”
莫言代簽余華作品
雖然,但兩位作家在臺上相互拌嘴,但私下的情誼卻十分堅固。當主持人現場求證莫言和余華之間的網絡熱門段子時,莫言現場分享了這個小故事。
很多人可能都刷到過這個視頻:一位女學生,拿著余華的小說,請莫言簽字。
事實就是,當時莫言不但欣然受命,還認真寫下一大段文字:余華曾經是我的同學,今天他不在,由我來代簽。
在收獲現場,面對提問,莫言和余華金句頻出:
當問及怎么看待當代大學脫不下“孔乙己”的長衫,余華說:我在網上有回答,但是我不告訴你(指莫言)。莫言立馬接上:孔乙己不是我們村的,我管不了他。
在分享自己創作過程時,莫言說,你在寫作的時候是一個人,你放下筆就是另外一個人。余華則強調,文學無法高于現實,現實永遠比文學寬廣。
在剖析自己小說中人物時,莫言說,實際上我的每一部小說都是給自己寫的,每一個寫作者都不可避免地把自己所有的生活經歷寫在小說里去。小說中的人物,既是“我”又不是“我”,既寫“我”又寫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