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讀書日。你知道世界讀書日是怎么來的嗎?為什么要把世界讀書日定在4月23日?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個節日。
讀書益處多多,它讓人們有機會探索新世界,邂逅真實和想象的新朋友。它拓展我們的知識面,增進我們對周邊和遙遠世界的理解。
為了宣揚書籍以及書籍創作者的美妙之處,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4月23日定為“世界圖書和版權日”。不過早在多年前,西班牙就開始慶祝讀書日了。
專門留出一天來慶祝書籍的想法源于西班牙作家維森特·克拉維爾·安德里斯。1922年他提出設立讀書日來紀念同為西班牙作家的米格爾·德·塞萬提斯。四年后,第一個讀書日的慶祝活動在10月7日也就是塞萬提斯的生日舉行,1930年改成在塞萬提斯逝世那天也就是4月23日慶祝。
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決定向全球的作家和書籍致敬,以此來鼓勵人們多讀書。將4月23日作為世界讀書日似乎是一個合情合理的選擇,因為它不但是塞萬提斯去世的日子,也正好是威廉·莎士比亞和印卡·加西拉索·德拉維加這兩位著名作家去世的日子。還有幾位杰出作家都是在4月23日出生的,這讓4月23日成為世界文學史上很有紀念意義的一天。
自2001年以來,每年全球都有一個城市被選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圖書之都,為期一年。被選中的城市的任務是在接下來的一年開展鼓勵“國內外各個年齡段和階層的人群形成閱讀文化、傳播閱讀價值”的活動。
這一設想是西班牙于2001年提出的,馬德里是首個獲得“世界圖書之都”稱號的城市,接下來被選中的是亞歷山大市和新德里市。每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都會和咨詢委員會協商后選出一個城市作為“世界圖書之都”。咨詢委員會是由代表作家、圖書館和出版商的國際機構的代表組成的。阿克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2023年的世界圖書之都。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