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廣州中考體育新政出臺后備受關注,一些家長群已經號召“一起學羽毛球”。新政究竟帶來什么新變化?是否需要未雨綢繆加緊練習“三小球”?體育培訓機構課程價格會否水漲船高?
記者了解到,中考體育新政中新增的項目均為選考項目,并非必考項目,在給予學生更多選擇的同時,并不會使體育科目考試難度變高。不過,新政對學校的體育教學和運動場地提出了挑戰。校外體育培訓機構則是聞風而動,正規劃推出對應課程。
學生
選考而非必考,擅長什么就選什么
廣州中考體育新政21日出爐,規定從2024年起,增加“三小球”、女生平行梯懸垂攀移和男生引體向上項目。
新政變化是否意味著家長要趕緊未雨綢繆,讓孩子練習“三小球”?其實,家長們首先需要看清楚政策。
廣州中考體育總分70分,其中50分來自體育項目的統一考試,考試項目為三項。考哪三個項目如何決定?
第一個項目在跑步(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或游泳之中選擇一項,分值為20分。
第二個項目在立定跳遠、三級連續蛙跳、一分鐘跳繩、投擲實心球、推鉛球、上肢力量類(女生平行梯懸垂攀移、男生引體向上)六個項目中選一項,分值15分。
第三個項目是在“三大球”和“三小球”,即籃球、足球、排球和乒乓球、羽毛球、網球六個項目中選一項,分值15分。
其余的20分,6分來自體育課成績、10分來自《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成績、4分來自綜合知識測試成績。
也就是說,中考體育新政中增加的都是選考項目,并非必考項目,如果不擅長,不選擇這些項目考試就可以了,孩子體育中考的難度并不會增加。而本身擅長“三小球”的同學,往后就不必為了中考硬改練“三大球”。
“增加選考項目,主要是為了給學生更多的選擇,讓孩子們能有更多不同的興趣特長。”廣州市荔灣區體育教研員車純表示。
車純分析,增加女生平行梯懸垂攀移、男生引體向上的選項,也是考慮到青少年普遍存在上肢力量不足的短板。引體向上對場地要求低,在家就能練習,有利于引導青少年加強上肢力量鍛煉。
選擇人數多少,取決于具體怎么考
選擇新增項目應考的學生預計會多嗎?這取決于考試的內容和評分標準。而這一點,新政尚未明確。
廣州市教育局表示,關于新增選考項目的考試規則和評分標準,市教研院已成立課題組,組織相關方面專家根據國家和廣東省的相關標準,借鑒其他省市做法,結合廣州實際情況,審慎研制。目前,正就新增選考項目的考試規則和評分標準,選取不同類別的學校和學生進行廣泛實驗驗證,待完成實驗驗證后,將進一步組織充分論證和征求意見,爭取盡快向社會公布。
可以預見,若某項目相對易訓練、易拿分,選考的學生自然人數可觀。以現有選考項目“三大球”為例,由于足球考試容錯率較高、拿分相對容易,因此2022年廣州中考體育,全市參加考試學生共111464人,“三大球”中選擇足球的考生達98547人。
所以,最終會有多少人選擇“三小球”,需要看屆時公布的考試規則和評分標準。
學校
對體育老師和運動場地的要求都變高了
體育中考新增多項選考內容,對學校來說,也意味著挑戰增加。
“學生練過才知道想選什么項目參加考試,因此體育課要增加涉獵的內容。在課時不變、體育老師編制并未增加的情況下,對體育課教學內容、體育老師的要求都增加了。”一所中學的體育科組長告訴記者。
此外,學校還面臨場地不足的問題。“一個網球場可以頂4個籃球場,網球一次就2個人打,籃球可以一堆人打,從利用率來說,學校當然要讓更多孩子得到運動機會。”一位校長說。
多所學校校長呼吁,增加體育老師編制,對學校場地進行微改造,盡量拓展學生運動空間。
機構
擬推出新課程,收費標準與老項目相當
在市場端,新政變化成為校外體育機構開拓課程的“紅利”。22日,記者實地走訪廣州多家體育培訓機構發現,不少機構已經聞風而動,初步規劃中考新增項目課程,計劃待具體考試規則出臺后立即推出。
“新項目的收費標準與老項目基本保持一致。”廣州市天河區一體育機構負責人介紹,中考體育項目課程收費標準一般為100-200元一次小班課,學生人數平均為5-6人,一節課時長在60-80分鐘;一對一私教體能課和“大師課”則可達300元/小時或更高。
“2021年廣州中考體育改革之后,家長對校外體育的認知和需求完全不同了,有孩子才小學三四年級就來報中考體育班。”晨曦體育總教練周鍔曦介紹,“以前家長對校外體育的要求就是讓孩子出出汗,現在有中考分數標準擺在那里,對教練的教學水平、成果都有了清晰的評價標準。”
記者了解到,廣州中考體育成績從60分提升到70分后,不少家長從孩子初一就開始報中考體育補習班,在初中的頭兩年增強體能、完成體育科目技巧訓練,以便讓孩子在初三時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專注于文化課。部分家長甚至在孩子讀小學時就開始安排體能訓練,以便未來有更多的體育考試項目能選擇。
據悉,晨曦體育的中考班學員人數超過150人。“學生上課最密集的時段是初二升初三的暑假,很多孩子報中考集訓班,一周六節課解決考試項目技術難點。到了初三,則保持一周一次課的節奏,應對中考。” 周鍔曦說。
記者從多家體育培訓機構了解到,上體育中考班的孩子通常分兩類:一是體能、體質、體育技巧都較弱的學生,二是文化課成績好且體育不想丟分的學生。而且,女生多于男生。“65%的女孩,35%的男孩。”周鍔曦說。(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蔣雋 實習生 孫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