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在北京舉行,習近平出席大會發表重要講話。全國高校組織學生觀看, 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觀看心得體會范文模板一覽。
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觀看心得體會范文一:
今天我觀看了紀念五四運動一百周年大會,聽了習總書記的講話,內心激動,無法自抑。
100年前,中國大地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五四運動,這是中國近現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個重大事件。
今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在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歷史時刻,我們在這里隆重集會,緬懷五四先驅崇高的愛國情懷和革命精神,總結黨和人民探索實現民族復興道路的寶貴經驗,這對發揚五四精神,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特別是新時代中國青年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五四運動,爆發于民族危難之際,是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是一場中國人民為拯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偉大社會革命運動,是一場傳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識的偉大思想啟蒙運動和新文化運動,以磅礴之力鼓動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實現民族復興的志向和信心。
五四運動,以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國強國真理的進步性、各族各界群眾積極參與的廣泛性,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爭登上歷史舞臺創造了條件,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追求民族獨立和發展進步的歷史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
五四運動以全民族的力量高舉起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五四運動,孕育了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的偉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愛國主義。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五四運動時,面對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愛國青年挺身而出,全國民眾奮起抗爭,誓言“國土不可斷送、人民不可低頭”,奏響了浩氣長存的愛國主義壯歌。
歷史深刻表明,愛國主義自古以來就流淌在中華民族血脈之中,去不掉,打不破,滅不了,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只要高舉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國、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發出排山倒海的歷史偉力!
五四運動以全民族的行動激發了追求真理、追求進步的偉大覺醒。五四運動前后,我國一批先進知識分子和革命青年,在追求真理中傳播新思想新文化,勇于打破封建思想的桎梏,猛烈沖擊了幾千年來的封建舊禮教、舊道德、舊思想、舊文化。五四運動改變了以往只有覺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覺醒的人民大眾的斗爭狀況,實現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自鴉片戰爭以來第一次全面覺醒。經過五四運動洗禮,越來越多中國先進分子集合在馬克思主義旗幟下,1921年中國共產黨宣告正式成立,中國歷史掀開了嶄新一頁。
歷史深刻表明,有了馬克思主義,有了中國共產黨領導,有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偉大覺醒,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追求真理、追求進步的潮流從此就是任何人都阻擋不了的!
五四運動以全民族的搏擊培育了永久奮斗的偉大傳統。早在80年前,毛澤東同志就指出:“中國的青年運動有很好的革命傳統,這個傳統就是‘永久奮斗’。”通過五四運動,中國青年發現了自己的力量,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現了自己的力量。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從斗爭實踐中懂得,中國社會發展,中華民族振興,中國人民幸福,必須依靠自己的英勇奮斗來實現,沒有人會恩賜給我們一個光明的中國。
歷史深刻表明,只要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勇于為改變自己的命運而奮斗犧牲,我們的國家就一定能夠走向富強,我們的民族就一定能夠實現偉大復興!
五四運動以來的100年,是中國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續奮斗、凱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國青年用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中國、青春之民族的100年。
100年來,中國青年滿懷對祖國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積極投身黨領導的革命、建設、改革偉大事業,為人民戰斗、為祖國獻身、為幸福生活奮斗,把最美好的青春獻給祖國和人民,譜寫了一曲又一曲壯麗的青春之歌。
歷史長河大浪淘沙,送走了多少歲月;時代畫卷波瀾壯闊,多少英才做了那韻短而味長的一筆。憶往昔,按卷沉思,竟難忘那燕園的紅墻;竟難忘那十月的思潮;竟難忘那“還我中華”的競相奔走,竟難忘那擊搏耳鼓的陣陣呼聲。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再一次回首五四,回望那壯懷激烈的年代,那些站在時代潮頭年輕的身影,是他們用青春和熱血激活了一個時代,激活了一個民族。他們的精神激勵著五四后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團員高舉著“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旗幟,努力探索,不斷創新,為中華民族的振興貢獻著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如今,“五四”運動已作為光輝的一頁載入了中華民族的史冊。然而,“五四”絕不僅僅是一個歷史事件,它更是一種精神,表現出青年人對我們民族熾熱的愛,對國家前途和命運的關注,表現著共青團員的責任和使命。
今天,我們這一代青少年有幸生活在改革開放的大好時代,有幸站立在世紀和千年交匯點上。我們是幸運者,面對新世紀,我們責任重大。
我們回顧發揚“五四”精神,認真思索著自己應該擁有一個怎樣的青春、人生。記得最初開始認識“五四”是從小學的思品課開始的——那時,老師講到“五四”運動,講到共青團的時候,我們對共青團充滿了憧憬。漸漸地,我們長大了,當我真正成為了共青團員,我更加深刻地懂得了五四的傳統和精神。
想想那些曾經與我們差不多大的五四青年吧!他們稚嫩的肩上早已承當起一份救亡圖存的重任,而今天建設祖國的重任將別無選擇地落在我們這一代人的肩上,我們是否應該為祖國的更加繁榮昌盛而奉獻我們的一切?
同學們,讓我們緬懷“五四”先驅們的業績,回顧中國人民的整個世紀的歷程——作為當代共青團員應當秉承民族精神,高舉“五四”火炬,肩負時代責任,讓我們用知識加汗水以滿腔熱情,去開拓、去創造、去擁抱新希望,來挑戰這個機遇的世紀吧!
寄一份希望給未來,讓我們同“五四”有個約定,21世紀的中國我們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