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及周邊安全、校園欺凌等這些深受關注的校園安全問題,在上海將有更嚴格規定了。2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本市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正式公布。
一、關注校園跑道和在學校周邊200米探索建立學生安全區域
此次上海版文件將學生安全區域探索范圍明確為學校周邊200米,在學生安全區域內,學校周邊不得有網吧、游藝娛樂等相關營業場所。
目前,包括幼兒園在內的上海市中小學都正在根據文件規定落實校園出入口、食堂等核心區域的視頻監控系統,建設“雪亮校園”,一旦遇到突發情況,可以作出及時有效的應對
二、多方參與 防范校園網絡欺凌
在2017年,上海市率先在全國發布《預防中小學生網絡欺凌指南30條》,用于加強網絡欺凌的預防和處置,而此次的上海《實施意見》也明確了要加強網絡環境建設,進一步完善和加強校園網絡欺凌的預防和處置,特別是對有不良行為、暴力行為的學生,探索建立由擔任法治副校長、校外治安輔導員的檢察官、民警實施訓誡的制度。
三、完善機制 向校園違法犯罪說“不”
上海版《實施意見》指出,要加強對涉校違法犯罪行為的預防和懲治。對校園暴力和校園侵害的不法行為說不!并將引入保險制度,分擔校園風險防控壓力。
實施意見還明確規定,對虐待、體罰、性騷擾等侵害未成年學生及幼兒人身健康的相關人員,建立零容忍制度,應追究法律責任的,將移交公安、司法機關依法從嚴懲處。
此外,上海還將完善多元化事故風險分擔機制,探索建立學校責任綜合險,投保范圍包括中小學和幼兒園,同時對投保資金來源有明確的規定,所需資金由市、區財政和民辦學校舉辦者保障落實。利用保險制度去分擔學校安全風險責任,也是學校風險防控非常行之有效的經驗。
四、關注安全教育 重視培養安全技能
在義務教育階段的一、四、六、八年級以及高中階段一年級,每學期至少安排8課時,其他年級每學期至少安排4課時,進行公共安全教育。幼兒園每周至少安排1次涉及公共安全教育內容的游戲活動。
除了要重視讓學生學會安全技能,實施意見還要求幼兒園與小學低年級全面開展體育教師、衛生保健人員、班主任初級急救知識和技能培訓。
五、打造三位一體模式 共建心理安全機制
中小學學生的心理問題,這些年一直備受重視,此次,上海版的《實施意見》也特別提到了要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通過課時保障、師資配備、心理輔導室建設等措施,引導中小學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樹立積極的人生觀。
(央視記者 王殿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