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照亮求學者的大學夢 讓高等教育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1981年1月,國務院批轉《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試行辦法》,建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制度。這種嶄新的教育形式,逐漸發展為全世界規模最大的考試制度。讓千千萬萬在十年動亂中喪失高考機會,又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參加全日制大學的求學者們,有了接受高等教育并改變命運的機會。
劉正欽展示在1984年獲得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單科合格證書
一件黑褐色的陶瓷雙馬筆架,在退休干部劉正欽家的客廳里擺了34年。這是一件來自中南海的特殊的紀念——那一年,在北京試點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300多名畢業生,在懷仁堂參加了畢業典禮。時任中央黨校校長的王震,親自為這些特殊的大學生代表們主持頒發了畢業證,那次畢業生們都領到了這件陶瓷雙馬。
中國首批自考生
在中南海里領到畢業證書
主席臺上有中央和北京市有關部門的領導,那天到場的最高官員,是時任中央黨校校長的王震,王震笑逐顏開地與主席臺上的人互相打招呼,并向臺下的畢業生們致意。
1984年的冬天,羽絨服還沒有進入中國人的生活,穿著棉襖的劉正欽站在長安街上,懷揣著一份縣自學考試辦發給他的畢業典禮通知書。畢業典禮的地點很特殊,是中國的政治心臟中南海懷仁堂,這在今天看來實在讓人意外。
就在那年的長安街上,北京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的學生在國慶游行時打出了“小平你好”的橫幅,讓歷史定格在那一刻。那些恢復高考后的大學生們,逐漸成為全社會尊敬與羨慕的對象。
就在那場國慶游行的兩個月后,也是在長安街上,劉正欽也即將成為一名擁有高等教育學歷的人,只不過他的途徑不是高考,而是中國教育史上新創造的一種考試模式——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時隔34年,劉正欽還記得幾百名畢業生列隊興高采烈地進入會場的情景:主席臺上有中央和北京市有關部門的領導,那天到場的最高官員,是時任中央黨校校長的王震,王震笑逐顏開地與主席臺上的人互相打招呼,并向臺下的畢業生們致意。
他還能記得主席臺上下明亮柔和的燈光,會場溫暖熱烈的氣氛,還有眾多與會者喜悅歡欣的笑容。
主席臺上的領導給畢業生代表頒發了畢業證書,會后,大家還意外地領到了紀念品——一件黑褐色的陶瓷雙馬筆架,上插兩支圓珠筆,底座上貼著一個紅色紙條,寫著“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紀念”一行字。
后來,劉正欽從北京郊區農村的民工變成國家部委的干部,其間工作變動了多次,居住地點也改換了多次,但不管住在哪兒,這件黑褐色陶瓷雙馬筆架,始終擺在家里最顯著的位置。
看到報紙上的標題
興奮地大喊“功德無量”
他把報紙來來回回咀嚼了好幾遍,直到確定無疑,才高舉雙臂,大喊一聲:“太棒了!功德無量!”把旁邊的工友嚇了一大跳。
作為小學沒畢業就趕上十年動亂的青年,學校留給劉正欽的記憶,大多是大字報、標語、紅袖章和教室中缺胳膊短腿的桌椅板凳以及被砸碎的門窗玻璃。
“1969年,我只上到初中,就無學可上了,當時取消了高中。不能上學,對于一個酷愛讀書,渴求知識的孩子,不啻是嚴冬的來臨。缺少書籍,沒有師長,驀然進入了亂糟糟的社會,滿耳都是‘運動’的喧囂,我開始在迷茫混沌中混起了日子。隨父親回鄉務農和外出做民工的幾年間,我的‘精神食糧’僅是幾本‘紅寶書’和一些政治學習材料。”
劉正欽回憶,1975年實行“工農兵上大學”,因為他表現好,被村里推薦上大學,還到公社參加了面試。但在最后確定錄取人選時,卻因父親的“歷史問題”被“刷”了下來。當時公社書記還找他談話,說是“名額有限”,只好讓位給“根紅苗正”的人。
1978年,國家終于恢復高考,但遺憾的是,劉正欽當時已經有了“正式”工作,且當時妹妹也正在準備高考,考慮到工作和家庭諸種因素,他沒有報名。
但劉正欽的“大學夢”并沒有就此泯滅。
1981年,劉正欽在密云東北部的深山里修水庫。他記得那年的春天來得很早。一天下午,摩托車響,郵遞員送來前一天的報紙,打開報紙,他一眼就看到了國家要在北京市試行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制度的大標題。他把報紙來來回回咀嚼了好幾遍,直到確定無疑,才高舉雙臂,大喊一聲:“太棒了!功德無量!”把旁邊的工友嚇了一大跳。
早在1977年鄧小平就指出:“教育要兩條腿走路,大專院校是一條腿,各種半工半讀是一條腿。”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社會需要大批專門人才,已有的高等教育形式難以滿足社會需求。
1980年5月,中央書記處提出,應該擬定一個辦法,規定凡是自學有成績,經過考試合格者,要發放合格證書。轉過年的1月,國務院批轉了教育部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試行辦法》,要求自學考試的學歷層次,與普通高等院校的學歷層次水平的要求一致。
不久,劉正欽從水庫工地專程去了趟一百多里外的縣城,在書店里找尋了半天,把當時能買到的書全買了,提了沉甸甸的一捆書回來,引得工棚里的工友說他“野心不小,胃口很大”。他說當時自己恨不得把考試計劃指定的書目一口氣吞下去。他說那些書就像暗夜旅途中的一盞盞燈,給被十年動亂耽誤了的和一切失去上大學的機會而有志成才的青年,開辟了一條清晰可辨的,可望而又可即的登攀之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