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區相關領導曾到校協調采暖
華商報記者查詢長慶未央湖學校煤改潔工作,今年9月25日,未央區治污減霾檢查中發現,長慶未央湖學校一臺停用燃煤鍋爐未拆除,當時曾現場督促未央湖街辦連夜組織人員、機械進行拆除。11月22日,未央區相關領導曾到學校協調過冬季采暖問題,現場通知區發改委、區教育局、區建設局、未央湖街辦、天然氣公司等負責同志召開推進會,要求相關部門加強協調、加快進度,全力解決好天然氣碰口、管線鋪設等問題。
拆鍋爐至今已過去兩個多月,天然氣一直沒碰口。昨日,華商報記者聯系未央區教育局,一呂姓工作人員表示,教育局是11月才得知學校進行煤改氣的,相關問題應向學校核實。為保證學生供暖,政府各部門均為學校開通了綠色通道,據他了解,學校昨日已將所有手續全部辦理完畢。 華商報記者 李婧 攝影 強軍
“孩子們的事情沒有小事”不是句空話
隨著氣溫轉冷,不少人在吐槽暖氣不給力。當然,暖氣不給力的原因有很多,不好一概而論。但是,有點讓人想不到的是,在這個冬天里,一所小學至今沒有通上暖,一二年級學生借助于暖風機來取暖。
之所以“寒窗苦讀”,是因為“煤改氣”之后,因為手續問題導致遲遲無法接通氣源。值得注意的一個細節是,按照學校一位老師的說法,自備鍋爐拆除不久就接到通知“暫時無法達到煤改氣條件的鍋爐,可以繼續使用燃煤取暖”。然而,鍋爐已經拆除,遲到的通知讓上千師生今冬取暖成為擺在眼前的現實問題。
換句話說,在燃煤鍋爐供暖已無可能的情況下,努力趕在取暖季來臨前接通氣源才是唯一可行的選項。遺憾的是,學校“為這事情已經跑了一個多月”也毫無結果。
按理說,冬季取暖,中小學、幼兒園、醫院、福利院、敬老院等都是優先保障的重點部位。去年冬天,針對國內一些地方學校尚未供暖、學生被凍傷、“操場跑步取暖”的問題,教育部發言人曾表示:“孩子們的事情沒有小事,希望地方基層政府、教育部門、學校引以為戒,真正把孩子們的冷暖放在心上,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切實保障學生的利益,讓孩子們在相對較好的條件下健康成長”。
是的。作為霧霾的重要來源,冬季取暖的散煤燃燒屬于整治之列,但推進“煤改氣”,與孩子們取暖,不可以顧此失彼。真正把孩子們的冷暖放在了心上,相信事前一定會更加周密的調研,絕不會讓因為“煤改氣”導致無法正常供暖的情形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