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疑人初中時曾被送到一所管教學校
關于袁某,巴中中學校長劉兆嘉說,從今年9月入學以來,他的成績比原來要好得多了。平常有禮貌,見到宿舍生活老師,也“阿姨、阿姨”地叫。“平時沒有異常。”
在他的老家巴中市平昌縣蘭草鎮木閣村,鄰居們對這位年輕人已經有點陌生了,對他的記憶大都停留在其幼兒時期。小學時,他跟隨外出務工的父母在外上學,初中時回到蘭草鎮就讀。
不過,他的初中沒順利讀完。同村的一位村民回憶,因為調皮,不好好念書,有一段時間他被送到外地的一所管教學校。
有關袁某的有限的信息,難以勾勒他的形象、性格特征。但作為被害一方的家長,李強認為,袁某的舉動也許跟他的父母的教育有關系,“我聽說他們也是在外打工的”。
據校方透露,袁某提出請假后,班主任曾聯系其母親,但在巴中上班的袁母一直未接電話,此后才聯系袁父,袁父則在周五乘飛機從浙江回巴中。
接受采訪時,李強強忍著悲痛,盡管沒掉一滴眼淚,但握在左手中的紙巾被他捏成了紙屑。他希望,有關方面早日還女兒一個公道。
養育這個獨生女,李強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女兒上高中之前,他兩口子在江蘇常州打工。和大多數外出打工者不一樣的是,他一直把女兒帶在身邊上學。他認為,不能把孩子甩給爺爺奶奶,隔代教育畢竟沒有父母教育好。因此,從小學到初中,李悠悠是在常州父母的身邊度過的。
2015年,臨近上高中的時候,李悠悠全家回到戶籍地巴中,她在巴中中學上高中,備戰高考。李強也決定不再外出打工了, “女兒在哪兒讀書,我們就要在哪個地方” 。
2018年高考,李悠悠考了512分。她認為這離自己的理想分數尚有距離,要求復讀一年。李強原本讓女兒到另一所高中去復讀的,但李悠悠堅持留在巴中中學,她說她信任這所學校。
“我把這一生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女兒身上了,希望她今后生活好,這樣我們兩口子就可以安安心心生活了。”李強說。
現在,這個經濟拮據的農村家庭失去了希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