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些寧夏銀川的學生家長反映,稱當地一些實施義務制教育的初中在招生時,向部分學生收取了數額不等的擇校費。針對家長反映的這些問題,記者來到銀川,進行了調查。
銀川市共有初中學校21所,其中公辦學校18所、民辦3所。這三所民辦學校分別是:銀川外國語實驗學校、銀川景博學校和銀川英才學校。根據寧夏回族自治區教育廳發布的數據顯示, 2018年,銀川市城區初中畢業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約58%,而3所民辦初中的升學率高達87.3%,遠高于全市的平均水平。
本文圖片均來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按照《義務教育法》規定,公辦學校的小升初應免試就近入學,不可擇校。但是民辦初中具有自主招生權,而且三所民辦初中不受學區的限制,很多家長都原意選擇讓孩子到這里上學。
銀川景博學校 法人代表 張君:我們今年可能來報考的大約有一千多個孩子,(錄取比例)基本上3:1、3.5:1。
而家長反映的收取高額擇校費問題的,也正是發生在這三所民辦初中。那么這三所學校到底有沒有收取擇校費?收了多少錢呢?
擇校費每人1-10萬元不等,都是家長自愿捐助?
2018年9月,這三所學校新招收的初一學生人數分別為:銀川外國語實驗學校880人,銀川景博學校608人,銀川英才學校440人。由當地物價部門經過核定公示后制定的統一的學費標準為每人每學年8800元,但是記者在調查中卻發現,這三所學校中,并不是所有新生都是按照這個統一標準來交納的學費。其中銀川外國語實驗學校有823人,銀川景博學校有578人,銀川英才學校有408人,是按照標準交納了每人每年8800元的學費。但每所學校都還有一部分學生繳納了遠遠高于標準學費的額外費用。
銀川外國語實驗學校 副校長 倪培新:57個人是327萬。
銀川景博學校 法人代表 張君:我們是收了30名交贊助費的孩子,232萬。
銀川英才學校 執行校長 李毅:準確一點就是32個人的153萬,收了這些家長的愛心捐助,是收了一點。
從這些收費憑據中記者看到,三所學校的贊助費最低的每人1萬元,最高的每人10萬元,這遠遠高于物價部門規定的民辦學校學費的標準,而家長們反映強烈的收取擇校費的問題,指的正是這部分收費。那么這些費用學校是以什么名義收取的呢?
銀川景博學校 法人代表 張君:你想給學校做點什么,你就捐助點錢。我們在民政廳注冊有成立景博慈善基金會,那么我們讓家長把這個錢,你自愿捐助到這兒。
銀川英才學校 執行校長 李毅:我們也沒有說刻意要求誰交多少錢,是這種的,家長自愿的,都是這種愛心人士自愿的。
從這些收費憑據上顯示的內容來看,有的學校是以愛心捐贈的名義讓家長簽訂捐贈協議書:甲方,家長姓名,乙方,寧夏銀川景博慈善基金會。捐贈數額:8萬元、2萬元、5萬元不等。
有的學校的收據上只寫了學生姓名以及所交納的金額,6萬元、3萬元不等,而另一所學校則更隱蔽,直接讓家長以公司的名義將錢交給學校。有銀川繼往開來商貿有限公司自愿捐助款3萬元、有寧夏公共資源交易管理有限公司自愿捐助款4萬元等,公司名頭各不相同。同時為了規避檢查,這些學校一律要求家長交納現金。
那么,為何是這119名學生被收了贊助費呢?
銀川英才學校 執行校長 李毅:根據孩子面談的成績。
銀川景博學校 法人代表 張君:根據他面談的成績。
銀川外國語實驗學校 副校長 倪培新:我們是面談也有一個等級,分ABCD。等級出來以后,有的人沒有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