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講座
你適合讀啥專業?
志愿填報 講座回放:高三家長如何做好高考志愿規劃 講座預約:上哪些大學容易在財經界當大咖
數據查詢 高校分數線查詢 高校錄取位次及專業分數線查詢 大學錄取概率預測 同分考生去向查詢
今天是4月11日,離2016年高考還有57天!
今天的內容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高考小貼士,當前值得注意的高考快訊;第二部分:家長高考志愿沖刺最后兩個月規劃的四個方法;第三部分:高考答題規避10大誤區,不讓自己的努力白費。
第一部分高考小貼士
高三優秀生患抑郁 爸媽卻說她在裝
春天是抑郁癥高發季節。近日,廣州一所高中的優等生小元(化名)因多次嘗試自殺,被家長送到醫院,最終被診斷為抑郁癥。[詳情]
重慶2016年高校招生四大變化
一是普通高考使用全國卷;二是擴大高職單獨招生規模。單招試點院校從23所增加到31所,招生計劃從3萬擴大到4萬;三是擴大實施專項計劃;四是優化調整志愿結構。[詳情]
2016中戲藝考成績出爐:準明星拼顏值更拼文化
昨日,2016中戲藝考成績出爐,先后參演了《美人心計》、《美人無淚》、《班淑傳奇》等多部電視劇的張雪迎以專業成績115.2的高分位列所有考生的第一名。一同報考中戲的女子組合SNH48成員趙嘉敏也同樣以第十三名的佳績登榜。[詳情]
第二部分:家長高考志愿沖刺 最后兩個月規劃的四個方法
高考志愿的規劃和設計非常復雜,涉及招生政策、錄取規則、大學背景、專業內涵、報考策略和技巧等專業知識。這些需要家長不斷地了解、收集、儲備、消化。
有些知識沒有長期的積累和研究,是很難把握的;一些填報技巧沒有一定的經驗積累,是很難運用自如的。
因此,一個科學合理的志愿規劃方案,絕不是臨時抱佛腳就能做出來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大凡高考志愿填報的成功案例,無一不是考生家長長期關注、全面分析、精心研究的結果。
離高考只有兩個月不到,是不是從現在開始預備志愿填報已經太晚了呢?不是的,抓住最后的兩個月,好好學習志愿填報方法技巧,時間還來得及。那么,如何提前規劃好高考志愿方案呢?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方法:
一、研究信息,為我所用
高考志愿填報我們可以獲取信息的渠道很多,各大專業網站、各種媒體擁有海量般的各種信息。有些信息大同小異,有些信息魚目混雜,有些信息來源不明,真假難辨。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做到兩點。
(1)有目標的選擇
一是選定某一家信息源,多頭選擇會使人眼花繚亂迷失方向,二是針對自己的情況選擇自己最需要的有用信息,不宜搞兼收并蓄。
(2)對所有媒體、所有信息源的信息
進行分析甄別,去偽存真,去粗取精,不能按部照搬拿來主義。
二、研究自我,做到知己
志愿填報需要知己知彼,是知己知彼的有機結合,也就是說考生的情況與目標院校、目標專業的情況高度匹配,門當戶對。這就要求我們首先研究和把握自身情況。
(1)學業成績
考生的成績既是個未知數又是個有知數,未知數是說高考的準確分數我們無法知道,已知數是說通過對考生“模考”成績的跟蹤分析,完全可以預測。那么,有了準確的預測分數,接下來我們就可以按照這個分數去選目標院校了,看預測分數與哪些院校比較匹配。
一般來說,在全國上千所高校中一所一所用考生預測分匹配非常困難,家長和考生需要先篩選劃定院校的范圍,這個工作可以使用一些網絡工具快速地完成。下面是小編使用新浪高考志愿通(網址:http://zhiyuan.edu./query/yxlbbyfswc/)“根據分數/位次選學校”功能的篩選結果。
我們在信息填寫框內填寫考生姓名王壯壯、成績600分、預估本年度批次線560分(預估批次線僅舉例用,不代表新浪網觀點),錄取層次本科第一批:
根據分數/位次選學校;圖來自新浪高考志愿通
根據王壯壯同學的情況,新浪高考志愿通幫她篩選出了很多學校,包括錄取可能性較大、錄取可能性很大的院校,下圖是其中一部分:
根據分數/位次選學校;圖來自新浪高考志愿通
圖中顏色(最左一列)表示考生被所列院校錄取的可能性,藍色代表非常合適報考(綠色代表報考此學校分數較浪費,黃色代表報考有風險,但可以“沖一沖”,紅色代表報考此院校危險,詳情參見新浪高考志愿通)。根據查詢結果,考生報考北京林業大學、暨南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上海大學等院校被錄取的可能性很大。
篩選過院校,家長考生繼續了解目標院校錄取情況時就會簡單很多了。
(2)興趣愛好
考生的興趣愛好有的是顯性的,有的是隱性的,考生家長要善于研究善于發現,這對選擇專業非常重要。
(3)學科特長
有的考生興趣愛好不明顯,性格特點也不明顯,可以把學科特長作為選擇專業主要依據。一般而言,某個學科成績突出,我們可以視為具有該學科特長,報考與該學科相關的專業是比較正確的。
三、研究目標,做到知彼
我們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全面情況后,就要研究志愿目標,選擇與自己情況相適應的目標院校和目標專業。
(1)目標院校
我們尋找的目標院校,首先是錄取分數相匹配的,就是考生的分數應在錄取投檔線范圍內。然后對初選的目標院校逐個查找資料,從院校的層次、辦學實力、所在城市、綜合排名、就業狀況等方面進行全面考量,確定最佳最滿意的目標院校來。
(2)目標專業
我們根據考生的興趣愛好、學科特長、性格特點等方面的綜合情況選擇目標專業,目標專業的選擇不能是孤立的,必須與目標院校有機的結合起來考慮。 所選專業志愿要冷熱搭配、長短線結合,還要特別注意一點,熱門專業、特色專業錄取分數會高出投檔線很多,一般超過投檔線10-20分,要留出這個余地。
第四、預約專家,尋求幫助
由于志愿填報涉及的信息十分龐雜,涉及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十分豐富,而且涵蓋許多策略和技巧。
所有這些都不是我們家長短時間內所能把握和掌握的。我們不妨尋求專家的幫助,比如可以向專業機構、專業人士咨詢,還可以直接向專家預約,提供志愿規劃服務。
但需提請家長注意的是,選擇機構要選擇那些具有影響力、服務功能強、服務特色鮮明的機構,選擇專家要選擇那些水平高、信度高、知名度高、從業經驗豐富、“售前售后”服務好的專家。
第三部分:高考中不可觸碰的雷區和得分技巧!
小編作為數學渣,在看到高考數學閱卷老師親自編寫的這篇小文時,內心其實是有點慚愧噠,畢竟,當年高考我也從沒想這么多,只覺得能算出個數字就很開心了。只要努力,就為時不晚!搬運過來抄送給你!
無謂失誤1:計算出錯
計算能力是高考數學考查的一項基本能力,但目前反映出來的問題是,很多考生計算能力非常不足。“在評卷過程中,我們經常看到考生解題的方法和思路都正確,但就是計算出錯。很多解答題都是多步計算,中間步驟的計算出錯會直接導致后續解答相應出錯,造成嚴重丟分。一句話:不是不會做,而是計算錯!”
在這些錯誤中,最常見的是“代數式的恒等變形(含純數字運算)”出錯,包括整式、分式和二次根式的運算,因式分解等內容;其次是求解方程(組)與不等式(組)計算出錯,這是很容易預防的錯誤。事實上,解方程或方程組時將所求出來的解代入到原方程或方程組進行檢驗即可發現正確與否,解不等式或不等式組則可以考慮用解集區間端點或一些特殊值進行檢驗。
無謂失誤2:答題不規范
高考數學解答題明確要求考生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和演算步驟。考生們必須明白,做一道解答題實際是在寫一篇數學作文!必須要把解答的思維過程無聲地展示給評卷人員,而不是把一堆數學式子和數學符號寫在試卷上即可。很多考生的文字說明詞不達意,證明過程條件不明顯、推理不到位、演算步驟詳略不當、卷面不整潔。有些考生則是文字表述思路不清,令人費解,評卷老師需要猜測其解題意圖。
千萬不要觸碰高考答題要求的“紅線”:必須在指定答題區域內書寫相應題號的解答。有些考生將部分解答內容寫在指定的區域之外,甚至有一些考生更改答題卡的題號,如在18題答題區域上將“18”涂改成“19”并將19題解答寫在這個區域上,這些都會被作零分處理。
無謂失誤3:答非所選
填空題同樣是考生“無謂失分”較多的。一些考生做填空題時答非所選,即答題卡所選擇的題目與實際做的題目不一致,但評卷時是根據所選題目進行評判的,當然不給分。
此外,考生給出的結果不規范也易失分。比如答案是一個計算出來的具體數字,但考生只是給出了中間一步還沒有算完的式子等等。
不同分數段的學生有不同的提分竅門
1、60分考生趕緊去啃公式
對于做歷年試題、模考題能考60分,目標分數是90分的同學來說,梳理知識點很關鍵,因為考60分說明知識點沒掌握好。數學科目中固定的公式其實沒有同學們想象得那么多,一口氣背下來,做題就會順利很多。
2、80—90分奔120+的考生要總結常考題型
那些現在能考八九十分,努力要拿下120分的同學,一般缺乏的是知識框架和條理。考生可把數學大題的每一道題作為一個章節,自己或者找老師把每章節的知識脈絡捋順。在這個基礎上,再試著總結每道大題常考的幾種題型。例如,數列題基本上第一問求通項公式(記住求通項公式常用的幾種辦法),第二問求前N項和(通常裂項相消或錯位相減)或者數列的證明(包括不等式證明)。這樣做題的時候大部分的內容就都了然于胸。只是要符合總結的框架套路的題,都是可以直接秒刷的,所花費的時間是用來計算、寫字的。能做到這樣,120分就不在話下了。
其實要拿到120分并不難,只要分配好各種題型的丟分就可以了。選擇加填空最多錯3個,這個可以通過訓練達到,因為大部分的題都是固定的。一般來說,有集合的題(稱之為“簡單送分的)、向量的題(送分的)、充分必要條件的題(送分的)、復數的題(送分的),立體幾何三視圖還原求體積表面積的題(經過訓練就是送分的),有的省份還有線性規劃的題(經過訓練也是送分的)。當你總結出題目的出題策略時,答題就變得很簡單了。
關于大題方面,基本上三角函數或解三角形、數列、立體幾何和概率統計應該是考生努力把分數拿滿的題目。至于解析幾何,按照套路去寫,有的題寫著寫著就有思路了。導數如果想出難題也可以非常難,但想拿滿分也是很困難的。所以建議同學這兩道題上可以丟一些分。總結下來,小題部分,15分可以丟;大題部分,丟分盡量控制在15分的范圍內。
3、120+奔140+的考生要減少總體失分
分數達到120+的同學,知識框架應該有了,做題的套路也有一些了。那么怎么提高?可以從上述丟分的地方搶分,把選填的分數拿到,把標準提高到最多錯一個;大題部分就在丟分那兩道題里再找提高的空間。考生要注意,這個時候前4道大題基本是不可再丟分的,否則就永遠陷在120+的循環里出不來,最后都不知道該補哪一塊了。
4、140+奔150的同學要轉移復習中心
現在數學140+,努力奔向150的同學們,只有一個建議——好好學英語、語文或其他科目去吧,你們的提升空間不在數學上。
數學:和試卷搶分也是有技巧的
第一,高考數學評卷的主觀性很少,評分細則都是細分到每一分。對于第三類難題雖然不會做,但只要解答符合給分點,也可以得分。如用向量法解決立體幾何問題時(注意:有時不用向量法更簡單)能正確建立坐標系,計算出關鍵點的坐標都可以得分;利用導數求函數的單調性問題,只要寫出正確的定義域也可以得分;三角函數和概率統計題能正確寫出相關的公式也可以得分等等。所以,碰到難題不要怕,會多少就寫多少。
第二,正確理解“做對”與“做快”的關系。數學高考首先將準確性放在第一位,不能一味追求速度或技巧。狠抓基礎題,先小題后大題,最大限度減少失誤,盡可能把會做的題都做對、做完,這是考好數學的重要法寶。
第三,考試結束前幾分鐘,切記不要草率地把懷疑做錯的大題解答過程從答卷上涂掉(因為不存在倒扣分的問題),此時如果還有題目沒做,可以直接把你的分析過程寫在答卷上,不要打草稿了。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明天請繼續關注高考倒計時57天的內容。新浪高考每天將推出一篇高考備考百科,匯集最新高考資訊、名師學霸各科備考經驗、高招政策、志愿填報技巧等考生及家長應知、需知、必知的精華內容,不要錯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