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80后、90后有強烈共鳴的丁丁、藍精靈、三毛、老夫子、葫蘆娃等動漫形象,近日集體“登陸”廣東美術館,在“世界動漫的中國學派——中外動漫藝術大展”中亮相。堪稱中國動漫界“迪士尼”的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是展覽的主辦方之一。
據了解,上海美影廠的經典動漫形象黑貓警長將于8月7日登上大銀幕,另一個家喻戶曉的動漫人物阿凡提將于明年暑假在電影院與公眾見面。
為何中國的經典動漫形象都似“曇花一現”?作為中國動漫特色的水墨動畫為何難以為繼?在近日展覽的研討會上,或許有答案。
問:《黑貓警長》那么火,為什么才5集?
答:由計劃經濟的體制決定。
“《黑貓警長》的大電影,講述一個全新的故事,將在8月7日在全國上映。”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副廠長朱毓平接受新快報記者采訪時透露,這是繼2010年黑貓警長進電影院以來,第二部關于黑貓警長的大電影,第三部的制作計劃也已經啟動。
這部于1984年制作并播放的動畫片,原動畫片僅5集,但過去三十年,只要主題歌“啊哈啊,啊哈啊,黑貓警長”響起,80后90后們無不會心的笑起來。朱毓平介紹,2010年《黑貓警長》電影版上映,粉絲們用超過一千萬元的票房點贊,“票房超出我們的預期。”
如此受人喜愛的《黑貓警長》,為何只制作了5集?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原廠長常光希接受新快報記者采訪時透露,當時的動畫片并不考慮市場,一個項目做完接著下一個項目,“在體制上,我們做的片子是賣給國家的,和市場毫無關系,每部動畫都當藝術品來創作。”
問:水墨動畫片那么美,為什么很少了?
答:一是投入太大做不起,二是沒票房。
在此次展覽中,水墨動畫占據了重要位置。制作于1963年的動畫作品《牧笛》由國畫大家李可染親手繪制牧牛圖,20分鐘的動畫片曾獲丹麥第三屆歐登塞童話電影節金質獎,是當時中國動畫獲得的最高獎。參觀展覽時,市民可現場觀看完整的《牧笛》動畫片。
水墨動畫片作為中國重要的動畫片類型,為何現在鮮有出現?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院長孫立軍直言,“假如真有那種情懷電影,假如真有一個公司冒死做了一部水墨動畫片,第一做不起,第二一定沒有票房,它的方向是不對的。”
不過,朱毓平透露上海美影廠正在“冒險”,“我們也在籌備一個水墨動畫,常老師(常光希)是我們的動畫顧問,做水墨動畫真的需要一個很大的投入,才可以有一個很大的回報。如果真的市場化,我個人也比較擔憂。”
問:經典動漫形象這么多,如何再開發?
答:是重要的工作部分,做全新的故事片。
1957年成立的上海美影廠,制作的動畫片撐起了數代人的童年,《大鬧天宮》、《葫蘆兄弟》、《寶蓮燈》等制作背后的手稿等均在展覽中展出。
“對我們來說,我們有很多動漫形象,外面都很羨慕,但我們自己也是困住了,無形資產的問題始終無法解決。”朱毓平透露,計劃經濟時代誕生了一大批經典的動漫形象,動畫片的制作是藝術品而非商品,作品成功率均較高。
不過,經典動漫形象的再開發一直是上海美影廠項目中的重要部分,朱毓平透露,除《黑貓警長》外,明年《阿凡提》大電影將在暑假推出,還有火焰山動畫片正在籌備。“舊的動漫形象,面向現在的孩子講述新的故事。”朱毓平表示,新的動畫片中會有懷舊的元素,比如《黑貓警長》大電影將邀請主題曲原唱沈小岑重唱主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