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值得等待PK神作磨成了尷尬癥
《大魚海棠》宣傳的一個重點是強調該片堅持了12年才完成,以此作為主創堅持夢想的證據,希望借此打動觀眾。12年這個時間,是從主創萌生想法并制作了一部短片開始算,而長片項目從2008年開始正式啟動,之后預告片獲獎,讓觀眾充滿欣喜和期待,但是隨后資方更迭,項目被無限擱置。2013年,通過網上眾籌,4000名熱心粉絲給予資助,最終影片獲得光線傳媒投資,這讓粉絲再度燃起希望。這一段曲折而最終逆襲的經歷,讓觀眾對《大魚海棠》充滿期待,尤其是近來片方頻繁放出預告片和海報,吊足影迷的胃口。電影上映前,某網站上有超過3萬人表示想看此片,遠超同檔期其余9部國產片之和。甚至有輿論認為該片是今年“最值得期待的國漫”以及“國產動畫的脊梁”。
影片上映后,很多觀眾表示片子既有恢宏的場景,也有豐富的細節。尤其片中出現的福建土樓、蒼茫云海、層巒梯田等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文景觀和自然風光讓不少影迷大呼過癮。
而片子的中國風韻味明顯,大紅燈籠、油紙傘、石獅子、蓮花燈等中國元素,展示了豐富的民俗文化細節。有觀眾表示:“十二年之約果然沒有讓人失望。濃郁的中國風,豐富的傳統文化,精細的做工。”
然而,由于片子在劇情方面的硬傷,不少粉絲失望地表示:“等了十二年,等來了一部青春片。” 有觀眾稱,片子雛形是2004年出現在網絡上的一部短片習作,當時很多人很激動,等了十二年,卻等來了一部看得尷尬癥都犯了的片子。觀眾的失望在于劇情和空洞煽情的臺詞。
濃郁中國風
PK國產版《千與千尋》
《大魚海棠》的導演梁旋表示,片子靈感來自于莊子的《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從片子誕生的源頭來看就充滿濃郁的中國傳統文化色彩。
導演為影片設定的主要場景,也是脫胎于中國古風的世界觀———世界分兩層,上層是人間,下層是異世界,聯通兩層的通道叫“海天之門”。片中充滿了各種中國風的元素,如飛舞的白鶴、木質的土樓、朦朧的紅燈籠等,充滿神秘、詩意的氣質。
不過有觀眾也吐槽“畫風太類似宮崎駿”,“看電影過程中,很擔心下一秒會不會蹦出來個《千與千尋》里的無臉人。”更有觀眾質問“宮崎駿的厲害就在于他獨一無二。可說好的中國動畫,卻讓觀眾沉浸在宮崎駿的動畫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