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報記者 陳駿
本報訊 一些患者認為中藥副作用少,西藥副作用大,從而不愿意長期服用西藥。于是,臨床中,不少患者常常單純用中藥降壓。
黃女士這一段時間用單味中藥降壓,她認為中藥副作用比西藥小,可血壓最近卻上升很快。醫生告訴她,她選的中藥偏溫,而她的體質屬于濕熱型,服用后火氣更大,導致血壓上升很快。還有一些中藥性冷,不適合虛寒體質的患者服用,因此,中藥降壓,須辨證進行。泉州市中醫院中醫內科主任醫師許真真稱,高血壓病是一種隱匿性強的疾病,高血壓病人自覺癥狀并沒有特殊性,常見為頭部癥狀,如頭痛、頭暈、頭脹、失眠,胸部癥狀如胸悶、心悸、四肢麻木等。中藥降壓的適應癥是什么呢?如果高血壓患者服用降壓后仍感不適,比如出現口干、口苦等,還有一些患者沒高血壓,但有頭暈、頭痛、心悸等高血壓癥狀,這些情況可以輔助配合中藥治療。
高血壓的病因很多,如肥胖、攝鹽過多、缺乏活動、心理緊張等都是導致高血壓發生的危險因素,因此,治療也需要采取綜合性的措施,否則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在選擇適當的藥物,還要注意勞逸結合,飲食宜少鹽低脂,適當參加文體活動,避免情緒激動,保證充足睡眠,肥胖者應減輕體重等。測量血壓是早期發現和診斷高血壓最可靠的方法和依據。對老人、有家族患病史、肥胖、糖尿病等高危人群應定期測量血壓。高危人群應學會自測血壓的技術。
中藥降血壓須辨證進行
相關閱讀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