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閩南網訊 樓市回暖論最近彌漫在廈門房地產業界。昨日,一篇題為“新樓盤5天賣出6個億,樓市遭遇報復性反彈來臨”的帖子,在網上反響熱烈。
來自廈門國土房產局最新的網上數據顯示,過去一周,廈門住宅成交860套,其中島內成交291套,數據較前周翻了一倍多,環比上漲132%。記者進一步了解到,自2月份以來,廈門單周樓市成交量持續穩定在百套以上。
對此,廈門市房地產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陳守正稱,反彈一說站不住腳,廈門樓市調控效果良好,樓盤價格普遍下降。一專業人士也分析稱,所謂回暖,其實只是部分剛需群體的需要集中爆發了。
>>現象
島內住宅成交量上周環比漲幅翻倍
昨日,來自廈門房地產聯合網的一篇熱帖稱,島內一樓盤,號稱在拿到預售證的5天內賣了6個億,銷售火爆,樓市大有回暖跡象。
記者隨后向該樓盤的開發企業求證,其企劃部負責人表示,5天內賣了6個億,確有其事,這是因為此前已有不少客戶和公司達成了內部協議買賣,所以項目在3月14日一拿到預售證后,這部分客戶隨即簽下了正式買賣合約。據介紹,該樓盤項目是精裝修房,均價在3.8萬~3.9萬元。
一部分數據似乎在佐證業內關于樓市回暖的猜測。來自廈門國土房產局最新的網上數據顯示,上周廈門全市新房成交量1027套,其中住宅成交860套,環比上漲30.50%,日均成交約123套。最明顯的是島內,上周住宅成交291套,環比前一周上漲132.80%,思明區、海滄區住宅成交分別為249套和226套。
記者查閱數據發現,自2月以來,廈門樓市單周成交量持續穩定在百套左右,年前樓市低迷的狀態不再,平均成交規模堪比調控限購之前的水平。
>>聲音
房協:“市場活躍正是政策起了作用”
廈門市房地產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陳守正昨日稱,樓市回暖論根本站不住腳。廈門執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效果,是非常明顯的,近期很多樓盤都在降價,正因此,才有了交易量的增加,市場活躍正是政策起了作用。
“市場回暖就叫報復性反彈?這就是人為炒作!”陳守正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到廈門哪個樓盤的房價在漲,相反很多樓盤都在降價。如此大環境下,那個“5天內賣了6個億”的說法,中間到底有沒有水分,不得而知。他了解到,那個樓盤屬于高端項目,本來就價格偏高,最后到底會賣掉多少,還是要以房管局備案登記的實際數據為準。
中介協:“只是一段時間的集中交易和跟風”
廈門市房地產中介行業協會一部門負責人也表示,樓市近期出現回暖跡象,其實質“只是一段時間的集中交易和跟風”,談不上報復性反彈。
他說,限購令頒布至今已滿一年,同時很多通過正規渠道在廈門辦了醫保社保、手續完備的外地人,已具備購房條件,這部分剛需群體的需要就集中爆發出來了。從近段時間的買房人群構成可以看出:限購時(外地人在廈限購二套、本地人在廈限購三套),外地人在廈門買房壓縮到了兩三成,現在已恢復到一年前的水平,大致在六七成,加上銀行放款額度放松,價格又有下降,多種原因促成樓市回暖的假象。
>>后市
消費者博弈已久
心理防線有所松動
廈門集美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教授李友華先生認為,國家調控政策不動搖的前提下,樓市要全面反彈可能性不大。不過,由于開發企業和消費者雙方博弈已久,加上廈門今年以來的三項政策調整(普通住宅標準調整,島內240萬,島外180萬以內算普通住宅;首套房回到基準利率;公積金貸款,單職工從30萬增加到40萬)、開發企業的自身促銷行為等,都對剛需群體具備一定的吸引力,近期難免出現消費者心理防線有所松動的跡象。
廈門房地產中介行業協會副會長王崎也表示,在國家沒有更進一步的調控措施出臺以前,房價遠沒有回到合理價位。但從近期情況看,隨著開發商促銷力度加大,實現資金部分回收,個別樓盤已開始把價格局部微調再上漲,后市會否有變,還得看政策走向。(本網記者 陳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