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省社科聯主辦的福建省社科界2015年學術年會主題報告會在廈大舉行。本次報告會的主題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與當代中國哲學發展》,這是一場高水準的學術報告會。報告會特邀全國政協委員、中央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專家、吉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孫正聿到會,他以《當代中國的哲學觀念變革》為題作了主題發言。福建師范大學李建平教授、廈門大學陳嘉明教授,也在會上分享了他們在各自研究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孫正聿教授在發言中概括了在當代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當代中國哲學自身經歷的思想解放。他認為這種解放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變革通行的哲學原理教科書的哲學范式,從兩極對立的思維方式當中解放出來;二是強化哲學研究中的問題意識和創造精神,從教條主義的研究方式當中解放出來;三是超越對哲學的經驗化和常識化理解,從簡單化和庸俗化的哲學傾向中解放出來;四是突破哲學與科學二元關系的解釋模式,從哲學的知識論立場上解放出來;五是激勵哲學家的主體自我意識,從哲學研究的“無我”狀態中解放出來。這五個方面的思想解放,首先是變革“哲學觀”。他指出,當代中國的哲學觀念變革,從根本上說是以新的哲學理念去回應現代化所構成的人類文明新問題,是以新的哲學理念表征人類文明的新形態。世界性和時代性的哲學視野,引發當代中國哲學對“哲學”的重新理解。這就是:哲學作為人類把握世界的一種基本方式,既不能以宗教、藝術、科學等基本方式代替哲學,也不能以哲學方式代替宗教、藝術、科學等基本方式;對哲學的自覺就是對哲學以何種方式把握世界的自覺,也就是對哲學方式的特殊性質和獨特價值的自覺。孫教授的演講深入淺出,獲得滿場喝彩。
會上,知名學者福建師范大學李建平教授分享了他的獨到見解,他回到文本,重新研究了《資本論》與黑格爾的關系,提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的一個極為重要的課題——要重新審視黑格爾辯證法在當代的價值,要深入開展對《資本論》辯證法的研究,努力破解馬克思曾經計劃寫作的《辯證法大綱》之謎,受到與會哲學同行的關注。
廈門大學的知識論研究團隊在國內居領先地位,這支隊伍的帶頭人陳嘉明教授在會上分享他的團隊建設情況,并向與會者介紹了他們目前正在做的一項原創性的探索——“理解的知識論”,這個前沿的課題引起了許多青年學者的興趣。(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