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视频一区_久久不射2019中文字幕_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天堂va蜜桃一区二区三区漫画版

您現在的位置: 閩南網 > 教育 > 教育新聞 > 正文

“一個老師的村小”:10年堅守 工資僅有600元

村小教師吳紅和她的學生。

吳紅正在給孩子們上課。(圖片來源:重慶晨報)

周圍一圈都是山,山外面還是山。順著彎彎曲曲的鄉間小道,走到這群山的谷底,有一棟老舊的二層小樓。云陽縣清水土家族鄉竹臺村的村小就在這里。43歲的老師吳紅是這所學校唯一的老師。

她已堅守10年,教了上百個孩子。吳紅說,此前,這里也來過其他老師,但都走了。

晚上,我住在村小的女生宿舍里

清水土家族鄉是國家級貧困鄉,位于三峽腹地云陽縣南部邊陲。10日,我從云陽縣城坐車,客車往大山里行進三個小時后,終于來到了清水鄉。路邊的老鄉指著山下層層疊疊的山說:“這下面就是竹臺村,走路要兩個小時,你不認識路,可以搭摩的下去?!鄙铰夫暄哑閸?,一旁就是山谷。坐在摩的上,顛簸了20來分鐘,我終于站在了村小前,竹臺村小是棟舊舊的兩層小樓,由以前一座小廟改建的。

當天是星期天,吳老師和丈夫李祝平見有外人來,很驚詫。“娃兒還沒來上學,冷清得很,我都有點兒不習慣。”吳紅笑著說。

晚上,我知道了吳紅的故事:10年前,因為村里很缺老師,當時的云峰鄉九年制學校校長和村里的干部找到擁有高中學歷的吳紅,希望她在竹臺村村小當代課老師。吳紅接受了邀請,成為村里的一名代課老師,每月收入300元。

當晚,我住的房間,是吳紅為孩子們準備的女生宿舍。一張床、兩個桌,陳設簡單,但很干凈。目前,吳紅老師教的學生只有19人,但有18個孩子都是留守兒童。

小朋友,我們一起打掃院子衛生好不好

早晨7點,我被一陣稚嫩的讀書聲吵醒。走到教室一看,孩子們早已整齊地坐在教室里,在吳老師的安排下,開始搖頭晃腦地早讀了。

我走進教室,發現了一個問題:坐在教室左右兩邊的孩子,看的書卻不一樣。

聽了吳紅的解釋,我才恍然大悟:這學期只有19個孩子來報名,只開設了學前班和一年級兩個班。為了方便管理,吳紅將兩個班的學生都集中到一個教室,分別上課。給一邊的學生上課時,另外一邊的學生就自己看書、寫字。

課間休息,吳紅安排孩子們動手,打掃學校的院子。我找了一把掃帚,問身邊的7歲小男孩黃樹林:“小朋友,我們一起打掃院子衛生好不好?”這是一個熱鬧而溫暖的鏡頭,我把掃帚靠在墻上,把數碼相機拿出來,孩子們很興奮,紛紛圍攏過來,他們看著數碼相機里的照片,七嘴八舌:“這是楊勝,黃樹林在這里……”

15歲的她,還在讀小學一年級

我和孩子們在教室里,聽吳紅上課。李祝平則老早就在廚房里,給孩子們準備午飯。

中午放學,吳紅給孩子們分完米飯后,開始張羅自家的飯菜。4個寄宿在學校的孩子,則跟著吳紅夫婦一起吃飯。李祝平說,孩子們雖然跟他們一起吃飯,但他們卻從來沒收過錢。只是每年年底,孩子的父母會送來幾十斤大米,有時還會送一塊臘肉。

晚上睡覺前,4個寄宿的孩子一字排開,坐著洗腳。我蹲下身子問:“老師和阿姨給你們洗腳,好不好?”

孩子們不說話,都扭頭望著吳紅。吳紅笑著給孩子們說:“老師和陳阿姨一起,給你們洗腳哈?”

洗腳的孩子中,有一個叫楊麗。雖然已經15歲,但仍在上一年級。吳紅悄悄給我講了楊麗的故事。

楊麗先天殘疾,因小腿萎縮,無法直立行走,一直沒有上學讀書。2006年年初,吳紅走了幾公里山路,找到楊麗家?!澳阆胱x書嗎?”吳紅問她。“當然想!”此后,每到星期天,吳紅就會到楊麗家,給她上課。經過近4年的啟蒙,楊麗終于可以正式上學讀一年級。

這個晚上,我失眠了。依稀聽到有什么響動,我起身才發現,吳紅正在給孩子們蓋被子———這些孩子睡覺的時候,蹬掉了被子。

記者手記>

山里的孩子需要她

去竹臺村村小之前,我只是感嘆于吳紅在大山里的10年堅守。親眼見證、體驗之后,我真正明白她的艱辛,以及她內心的驕傲。她真心地愛著這些孩子,為了這群孩子,她在這個大山深處的講臺上堅持了下來。

雖然10年來,她的工資只從300元漲到600元。她說,山里的孩子需要她,她無法安心離開。為了教好孩子,她還通過函授的方式,獲得了大專文憑。她在貧窮的大山里,傳播著知識,傳播著“知識改變命運”的希望。她親手教出的100多個孩子,是她內心最大的驕傲。

分享到: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版權聲明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回到頂部 關注海峽都市報閩南版報社官方微博

電話:0595-28985153 傳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田安南路536號五樓 在線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閩南網是由福建日報社(集團)主管 版權所有 閩ICP備1020650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190010

閩南網擁有閩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閩南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