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女士在等待了48小時后,她收到了母親從國內發來的信息,說她已被遣返,海關官員客氣地告訴她“你的女兒和女婿在洛杉磯都有工卡,兩個人現在都有工作,用不著你過來照顧他們,你就請回吧”。
楊女士的母親分析稱,她真正被拒的理由可能是沒有赴美后“3個月的旅游計劃”,雖然她買的是往返機票,但只預定了一天的旅館,這些很可能導致移民局懷疑她有移民傾向。“女兒在洛杉磯為什么不住在女兒家?為什么還要住旅館?而且旅館只住一天?剩下的3個月住哪?”
對此,洛杉磯國際移民律師所律師艾倫(Allen)分析,楊女士的母親赴美時,中介公司沒有填寫她在美國有親戚,到了洛杉磯海關官員提問時,其又實話實說地承認自己有個女兒在美國,這種前言不搭后語的回答,和只訂一天旅館的奇怪,很可能就是被拒絕入境的主要理由,海關官員認為楊女士的母親藏著掖著的,必有貓膩,所以將她遣返回國了。
艾倫告誡中國游客,對美國海關人員一定要實話實說,不能撒謊,否則被發現問題遣返后,可能10年內不得入境。以楊女士的母親為例,如果她一開始就在文件上填寫自己在美國有親戚的話,而且她個人經濟條件足夠富裕的話,并不一定會被拒絕入境,壞就壞在她吞吞吐吐、自相矛盾上了。
律師所經理江風年介紹說,隨著特朗普移民政策的緊縮,前往他們律師樓的客人明顯減少,偶爾來的也都是遇到麻煩的人,求他們幫助解決各種“疑難雜癥”。